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B
以前瞻性、国际性、时代性为基本原则
C
综合表现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
D
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
E
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正确答案 :A C D E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A、C、D 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 个基本要点。ACD 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E 项: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 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 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ACDE。
相关试题
4.自然后果法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不干预,不强迫,对儿童的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进行惩戒。( )
12.小班的幼儿能分清白天、黑夜,到了大班他们才学会看整点、半点、日历,说明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9.下列教育家与其著作,对应有误的是( )。
24.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
36.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立法目的的是( )。
26.学校来了一位新学生,班主任老师发现他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决定对他进行干预,该老师可采用的最恰当的方式是( )。
17.班干部选举会上刘老师对学生说:“班干部的选举结果,取决于每位同学手中神圣的一票”。由此可见,刘老师的管理属于( )。
29.琪琪在背诵课文的时候卡壳了,妈妈给她提示了一个字后,她立马流畅地背诵了起来。可以解释这个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
10.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和能力。下列被形式教育论认为最有发展价值的学科是( )。
16.心理健康活动的成效取决于施教者的努力程度和教育水平。()
6.显性和隐性课程互相推动、互相补充,互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9.某高三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批评教育,在网上公开辱骂老师,造成恶劣影响,被该老师起诉至法院。这一法律关系中,学生是客体,老师是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