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甲、乙、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乙、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
B
甲未能实施勒索行为,属绑架未遂;甲主动让乙、丙放人,属绑架中止
C
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
不管甲是绑架未遂、绑架中止还是绑架既遂,乙、丙均成立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事考帮答案】D。考查法律-刑法。
A项: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为索债而绑架他人的,以非法拘禁论。本题中,乙、丙是为了索债,主观上没有绑架的犯罪故意。因此,甲、乙、丙在非法拘禁的范围内成立共犯,而不是成立绑架罪的共犯。故A错。
B项:绑架罪是多环节犯罪,“通过绑架行为已实际控制了被害人质,并将其置于自己实际支配之下”即构成既遂,不要求勒索财物或实际得到财物。绑架行为完成后自动放人的,也不构成犯罪中止。据此可知,甲构成绑架罪的既遂。故B错。
C项:绑架致人重伤、死亡的,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的意图,但因捆绑过紧、照顾不周、天太冷、食物不够等原因过失导致被害人的重伤、死亡。 而这里是“在回家路上溺水身亡”不能归因于绑架行为,不构成结果加重犯。故C错。
D项:非法拘禁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这里乙、丙非法拘禁吴某三天,构成该罪的既遂。故D对。
综上,故本题选D。
相关试题
甲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因过失造成另一罪犯重伤,二年期满后,对甲应(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该规定使用中的解释方法是( )。
犯罪实行终了过后,就不可能成立犯罪未遂了。( )
25. 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哪一情形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
张某是某服装公司的法人代表,与担任出纳职务的妹夫合谋将100万元公司资金挪用到股市炒股,并将盈利的20万元平分。张某的行为构成( )。
甲纵横江湖多年,因瞎了一只眼,人送外号“独眼龙”,某日甲尾随一妙龄少女于某进入小树林,欲行不轨,被路过巡逻的正义民警吴某抓获而未得逞,后被检察机关以强奸未遂提起公诉,则对甲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醉酒的人犯罪的,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下列选项中,主观方面可以表现为过失的是( )。
下列情形中,应认定为入户抢劫的是( )。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
甲欲杀丙,假意与乙商议去丙家“盗窃”,由乙在室外望风,乙照办。甲进入丙家将丙杀害,出来后骗乙说未窃得财物。乙信以为真,悻然离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