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B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C
调查研究能从根本上满足群众需求
D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8.C【解析】时政常识。
A、D 项正确,根据《关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B 项正确,《工作方案》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C 项错误,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但调查研究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群众需求。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 C 项。
相关试题
18. 关于金属和人类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96. 仁至:义尽
106. 下面哪一项可以是录制这 7 张唱片从 1 到 7 的顺序?( )
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以下属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举措的有( )。 ①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②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④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47. 通常人们认为,废旧的老式电视机显像管(阴极射线管)是一种包含有毒物质的废料。但一项新研究显示,这种废料也许有用。研究人员在放射性活度 800 万亿贝克勒尔的钴放射源和测量辐射剂量的仪器之间放置阴极射线管玻璃的碎屑,以测定其屏蔽放射线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对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碎屑不进行任何加工,55 厘米厚的玻璃碎屑就能使辐射剂量下降至原来的 1%,这相当于约 9 厘米厚的铅板的屏蔽能力,而铅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吸收、屏蔽核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如果将玻璃碎屑和粉碎阴极射线管产生的玻璃粉混合到一起,那么约 40 厘米厚就能达到上述效果。 关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碎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0. 发展不等于破坏,保护不意味停滞,这已经成为治理者的共识。从中国的发展历程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工业围城”的旧路子 _______,今年亚马逊雨林的大火,虽然原因有待查明,但当地毁林开荒的发展方式 ______。这也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5. 访问数据是“网络爬虫”的行为起点,也是其价值本源,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经济利益或其他特殊目的,想方设法让“网络爬虫”突破道德规则与技术障碍(网站“反爬虫”措施),爬取未经授权或超过授权范围的数据。例如 2018 年 2 月至 4 月间,马某通过编写“爬虫”程序,窃取手机应用及网站的用户信息约 20 万条,然后通过微信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共计 2.4 万元,这种行为就构成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下列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40. 对真正了解音乐、懂得思考的演奏家来说,练习只是确保舞台上的演出水平,并非练出一个不可改变的诠释。技巧越是铜墙铁壁、_______,演奏家也越能在表演时驰骋想象,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同理,越是体察作曲家意念,越是深入解析作品之和声理路,思考也就越能 _______,表现只会越灵活越丰富,而非 _______、动辄得咎。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19. 关于生活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85. 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描述机器设备价值下降的概念。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也面临着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人才的有形磨损,是指随着年龄和工作时间的增长,其相关的体力、进取性和合作性等因素的下降。人才的无形磨损,是指由于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造成人才使用价值的下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人才无形磨损的是( )。
37. 近段时间,康巴小伙子丁真火了。那清澈的眼神、________的笑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家乡,四川省理塘县也备受网友关注。人美景美的吸引力,带来了不少流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发展。可以说,成就丁真的,是他自己的先天条件,也是时代发展提供的广阔舞台,只有真正看到“丁真现象”所 ________出来的基层干群的“真”、脱贫攻坚的“真”、拼搏奋进的“真”,才能懂得这团“大火”燃烧得多么 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一项最新的建模研究发现,当足球运动员头部受到重击,并且嗡嗡作响时,这不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和真实铃铛一样,其大脑会在不同_____上振荡。该研究结果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脑震荡并非来自大脑和头骨的碰撞,而是响声在大脑深处引发的组织拉伸和切变,研究人员表示,应设计更好的头盔,以_____最具突破性的低频振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