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故C项符合题意。
A、B、D项均为干扰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9.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 )。
14.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作出规定。
27.临睡前学习效果一般比中午的学习效果好,确切的说这是因为该阶段学习主要不受( )的干扰。
66.教师专业的基本理念包括( )。
15.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象征,这反映的是教师劳动的( )。
48.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指导思想? ( )
58.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体现了教师应该具备有( )的职业道德。
65.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有( )。
55.班主任熊老师在翻看学生王强与朋友的书信时,发现王强对自己形象有调侃和不礼貌的描述,因此要求王强放学以后不准回家,到办公室写检讨。熊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28.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就读时,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走向,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32.学生在背书的时候总是容易记住两端的内容,记不住中间的内容。这种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遗忘。
8.“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 )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