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1)主动建构性。
(2)社会互动性。
(3)情境性。
相关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由军国民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并初次根据儿童身心发展划分教育阶段的学制是( )。
8.付老师在上课时说错了一个知识点,学生小明及时指出了付老师的错误,付老师对小明说:“上课不要插话,你不想学习不要影响其他同学。”小明听到后顿时羞红了脸,再也不敢上课指出老师错误。付老师的做法,( )。
3.宋老师根据学生( )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这一美育要求,开展了一次“我来为党国过生日”的主题绘画活动。
25.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吸引小学生听课。(20分)
6.关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4.小杜很喜欢打篮球,在上课时常常被操场上突然传来的打球声吸引。这属于( )。
1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别的需要一经满足就自行消失,但( )不会消失,它是“一种单纯的、终极的价值,或者说是人生的目的”。
16.小宇根据自己的生物钟灵活安排学习获得,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7.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劳动场所的界限,教师可以在教室、操场、校外甚至是网络上进行教育,这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的特点。
2.《学记》中的“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体现了( )的教育思想。
15.小美一来学校就把自己的作业交到了讲台上,突然小美想到自己的作业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就去讲台上找自己的作业,结果发现班里的调皮鬼小张在自己的作业上泼了墨水,小美顿时很生气,双目怒视,咬牙切齿地看着小张。小美的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4.宋老师在讲解《两小儿辩日》这一课时,将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将学生带入争辩的情景中,从而说明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培养学生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该教学目标属于三维目标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