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 :B
解析
题考查对教育目的概述的理解。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B项正确。
A项: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的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4.如果你是张主任,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教育教学权。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2.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34.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17.通过对原则的演绎,推广和应用而确认某特殊事例隶属于原则之内,这种学习即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上位学习。( )
27.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报纸的用途”,学生给出“学习用”“包东西”等各种各样的答案,这里考查的是创造性思维的( )。
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但它对政治经济制度也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20. 班主任按照《学生守则》对学生行为提出要求,并使之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这属于班主任工作方法中的( )。
2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2—18周岁对应出现的心理冲突是( )。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所以再造想象没有任何创造性可言。
2.在教学过程中沈老师在哪些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