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金标尺答案】B。本题考查民法。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是意思能力和识别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依靠自然人的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为标准进行划分,不仅仅是以年龄作为划分依据。 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19.新课改实行课程三级管理,突出校本课程,所以,新课程应以校本课程为主。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军阀”。( )
31.张某尾随李某,正欲抢劫李某的钱包时,忽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因而未能抢劫李某的钱包,张某的行为( )。
24.程序教学是以学生个别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 )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甲乙公式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中的约定发生纠纷后,双方可向重庆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重庆市的南岸区法院起诉,关于该仲裁条款的有效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下列教育行为与可能产生的发展危机不相匹配的是(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最先是( )提出的内容。
35.2019年9月,王某到某咨询公司应聘咨询顾问,该公司认为王某的教育背景及个人素质等均符合公司用人标准,故随即给王某发放了加盖公章的聘书。聘书中详细说明了报到时间、劳动报酬等。2019年10月,王某到该公司担任咨询顾问,但双方一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20年1月,该咨询公司口头辞退王某。对此,王某可向该公司提出要求支付经济赔偿和因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付的( )倍工资。
公文的正文结构一般采用的结构方法不包括( )。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 )。
41.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