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餐风宿露 开明
B
筚路蓝缕 开放
C
栉风沐雨 开朗
D
艰苦卓绝 开拓
正确答案 :B
解析
【答案】 B。 金标尺解析: 综合辨析题。第一空待填词修饰“创业征程”。A 项“餐风宿露”指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与“创业征程”搭配不当,排除; B项“箪路蓝缕”指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与辛苦;C 项“栉风沐雨”指借风梳头,借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避,D项“艰苦卓绝”形容斗争极其艰苦,这三项都可以用来形容“创业征程”。第二空搭配“襟怀”,表示开放胸怀,拥抱世界的意思,B 项“开放”指吸收先进的思想或事物,符合文意。C项“开朗”指思想等乐观、畅达,用来形容性格,而不能形容“襟怀”,排除; D项“开拓”指扩大、发展,用来形容领域、疆土,不能形容“襟怀”, 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3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 )、以上率下,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以行动作无声的号令、以身教作执行的榜样,为全党改进作风提供了强大动力。从八项规定 到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研究同样的内容并进一步深化细化,释放出( )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100 .传统理论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 ,科学家表示,恐龙的多样性是从7600万年前开始下降。研究人员研究了六大恐龙群体的进化趋势,发现在6600万年白垩纪末期物种大灭绝之前的大约 1000万年里 ,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都在衰落。由此可以推出 ( ) 。
60.为了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某市派出 4 位专家(甲、乙、丙、丁) 前往某山区3个勘探点进行环境检测,要求每个勘探点至少安排一名专家。那么甲、乙两名专家去了不同勘探点的概率是()。
33.衡量民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状况,获得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态 。而 获得感的 ,需要个体的持续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赋能。共同富裕、教育减负、 生育友好等国家战略和政策,都是有效的赋能方式,既可以直接 社会成员的负担,也有助于培养更加朝气蓬勃的社会生态,进而从体制机制上保障获得感的可持续性。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0.人脸识别的相关应用需要公民肖像做支撑,因此,肖像权是人脸识别过程中最有可能 受到侵害的权利。在人们看来,人脸识别当然是识别人脸。但实际上,人脸识别图像上显示的是人脸,不过后台能够看见的画面已不局限在人脸范围,这样的人脸识别采集图像,的确有“说话不算数”之嫌。进一步说来,如此人脸识别的App 在法律上也涉嫌越权或者侵权。 人脸识别只能采集公民主动提供人脸的图像信息, 一旦采集范围扩大,将人脸周围的图像、公民所处的环境、正在从事的行为等信息进行采集,将侵犯公民不愿暴露的隐私。下列选项与文段意思不符的是( )。
103 .伤害感受神经能够对造血干细胞动员进行调控,增强造血干细胞的黏附或迁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是伤害感受神经元主要分泌的神经递质分子。研究者发现,给予CGRP可以显著增强造血干细胞动员。 CGRP可以直接影响造血干细胞 ,诱导细胞表面形成CALCRLRAMP1蛋白形成的二聚体受体,并促进造血干细胞进入血管。研究专家认为 ,吃辣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动员。如果上述结论为真,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 ) 。
29.低碳转型是牵涉供应端和消费端全链条的 工程,不仅需要各行各业攻坚克难的决心,也需要我们每个人 的行动。夏天把空调温度调高一些,尽量购买节能型用品, 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每个人都为地球的“凉热”出一份力。只有让低碳成为新风尚、新潮流,才能与技术革新形成合力。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91 .电影院:影片:放映
77.最小干预原则是指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基本前提下,通过最小程度的介入来最大限度地维系文物的原本面貌,保留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实现延续现状、降低保护性破坏的目标。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最小干预原则的是 ( ) 。
55.①我国现存辽塔约有90座,其中辽宁省内就有约40座;② 辽宁辽塔的“辽”字,既有空间上的地理分布,又有时间上的历史积淀;③ 辽代古塔简称辽塔,其以独特的风格造型和精美的建造艺术在中华古塔中独树一帜;④一座座矗立在辽宁省内的辽塔,历经千年,记录着佛教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流变,也成为我们窥探大辽王朝兴衰的一扇窗;⑤契丹民族兴起于辽河河畔,辽宁省名源于辽河。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于2022年4月发布,提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列做法符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的是()。
1. 在高空气球技术取得进展的同时,航空和航天技术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在大气层内,飞机是更便捷的飞行工具,而对于那些需要在大气层之上进行的科学研究,卫星提供了更加理想的环境。然而,高空气球这种历久弥新的工具却没有走出人们的视野,目前仍然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