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强化
B
惩罚
C
逃避条件
D
消退
正确答案 :C
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逃避是直接出现在眼前,回避是没有在眼前。
相关试题
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教师不顾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
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
《教师法》规定的教师义务不包括( )。
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 )。
3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 )。
我国现行的学制是( )。
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取得初中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要求是( )。